商品介绍
神兽尊
此神兽尊原型为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沙田镇龙中村红珠山一座岩洞墓中出土的战国神兽青铜麒麟尊,其形体硕大,造型移植自西周的同类器物而且有地方风格。据介绍,麒麟尊是春秋至战国时贵族使用的大型青铜酒器,距今约2500年。其高53.7厘米,长42厘米,重21.5公斤,因外形似古代早期传说中的麒麟而得名。麒麟尊身上的纹饰精美华丽,有传自中原的夔纹、蝉纹、云雷纹和窃曲纹,也有岭南地区先民独创的蛇纹和寿眉纹。曾于1993年选送到上海参加“中国文物精华展”(国家文物局主办),一举成名,被公认为最珍贵的国宝。广告、报刊大量介绍,轰动了整个上海市,乃至全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同志称道:“广西贺县战国兽尊……为古人理解麒麟的一种模式。神兽尊形体硕大,造型移植自西周的同类器物而具有地方风格,在广西出土,说明商周青铜文化的余韵,在东周的百越地区尚未绝响。它是华夏民族文化和百越文化相互交融的见证。”许多专家都对其赞叹不已。展览完后,许多国家都纷纷要求租借去展览。后经国务院批准,这件国宝已到过挪威、日本及英、意等十多个国家展出,为传播中华文化作出了贡献,也为国家创造了不菲的外汇。
2003年12月13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2003-26T《东周青铜器》特种邮票,在广西出土的国家一级甲等文物贺州战国神兽青铜麒麟尊由此登上邮票,成为“国家名片”。
铜鼓
铜鼓是我国南方濮、越人创造的一种打击乐器。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之瑰宝。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量最广。最初铜鼓是作饮器之用(即釜),后才演变为敲击乐器。不管铜鼓派何用途,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欣赏品,其融注着骆越人审美意识的属性始终不变。铜鼓的外形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造型艺术。无底腹空,腰曲胸鼓,给人以稳重饱满之感。鼓面为重点装饰部分,中心常配以太阳纹,外围则以晕圈装饰,与鼓边接近的圈带上铸着精美的圆雕装饰物,最多的是青蛙,其次有骑士、牛橇、龟、鸟等。造型夸张、雄强、有力、庄重耐看。鼓胸、鼓腰也配有许多具有浓郁装饰性的绘画图案。鼓足则空留素底,造成一种疏密、虚实相间,相得益彰的效果。这些图像都在模坯上用镂刻或压印技术制作而成,采用线地浮雕的技法,画像传神简洁,线条刚劲有力。画像纹饰大抵分物像纹饰、图案纹饰两类。物像纹饰有太阳纹、翔鹭纹、鹿纹、龙舟竞渡纹和羽人舞蹈纹等;图案纹饰有云雷纹、圆圈纹、钱纹和席纹等。这些图像纹饰往往以重复或轮换的形象、构图出现,产生强烈的整体艺术效果,表现出合理的装饰布局。鼓胸装饰带的图像有长卷形式,而鼓腰装饰带的图案则是独立成篇,循环往复。鼓按形状、装饰的差异分为8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铜鼓有不同风格的纹饰。大体来说,冷水型鼓面复杂并有圆雕装饰,物像纹样抽象化;北流型铜鼓纹样繁褥器重;石寨型铜鼓造型写实精美。铜鼓上的各种图饰,都是古老骆越人熟悉的事物。一方面表现了他们的生活场景,一方面表现了他们的独特审美意识,富有很强的浪漫气息,也显示了他们战胜自然的信心。
凤灯
凤灯的原型为1971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望牛岭发掘的西汉晚期一号汉墓时,出土的一对铜凤灯,高33厘米、长42厘米、宽15厘米,外形仿凤鸟,双足并立,昂头回望,尾羽后曳下垂与足共同支撑全身,显得十分稳重。凤通体细刻羽毛,头、冠、颈、翅、尾、足,比例匀称,轮廓清晰,栩栩如生。凤背部有一圆孔,放置灯盘,颈内空,由两节套管相连,可以折开和转动,腹腔可以盛水,嘴衔叭形灯罩,正好罩在灯盘上方。当灯点燃之时,蜡炬的烟灰通过凤嘴进入颈部,达凤的腹腔,溶入水中,消除污染,净化室内空气,以免影响人体健康。它是较早时期的具有类似环保功能的产品。
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公害,引起全球人类的广泛关注。我国古代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考虑到防止空气污染问题,制作了如此精妙绝伦的消烟灯具,实在难能可贵,为我华夏民族增光不少。
铜凤灯制作工艺水平高,采用细线浅刻花纹,是铜器装饰工艺上的一种新发展。同时,錾刻花纹铜器主要发现于我国南方,尤以合浦西汉晚期墓中最为普遍,可能代表了当地的一种发达工艺。
铜凤灯制作精巧,造型逼真美观,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观赏性。是西汉古代青铜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曾随“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飘洋过海,到日本、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墨西哥、荷兰、比利时等国展出过。1995年,再次跨出国门,随“中华文明珍宝展览”赴挪威等国展出,令北欧观众赞叹不已,而名扬四海,载誉而归。
铜凤灯现藏于广西博物馆内,其构思新颖,显示了2000年前我国工匠们的精湛手艺和高度智慧,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和劳动人民高度创造才华的历史见证。
|